八月的阿荣旗,青山叠翠,秋色初染,丰收的喜悦与历史的回响在风中交织。一场以“传承红色基因 守护绿色边疆”为核心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正循着英雄足迹,踏遍自然脉络,在这片英雄热土与生态瑰宝上徐徐铺展,让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理念在行走中浸润心灵、融入血脉。
王杰纪念馆内,党员领导干部群众凝视着王杰烈士的遗物,聆听着他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革命誓言,泪水悄然滑落。那舍生取义的壮举,早已化作永恒的精神坐标,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底。在这里,大家触摸到了红色血脉的滚烫温度,更深刻体悟到今日安宁的来之不易。向阳峪镇干部王烁说,在参观过程中,我深刻领悟到了王杰同志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。我将努力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王杰精神继续传承下去,砥砺前行,发光发热。
入秋后的水稻田,是大自然谱写的最饱满诗篇。行走的思政课小分队走进新发朝鲜族乡民俗馆,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。一件件精美的民俗展品,承载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怀,也见证了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、携手共进的岁月。民族文化的交融,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,滋养着边疆的稳定与繁荣,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发展的坚实基石。
生态是阿荣旗的宝贵财富。走进阿荣旗柞蚕文化体验中心,一股自然的清新气息萦绕身旁。作为内蒙古最大的柞蚕基地,阿荣旗柞蚕产业的发展历程,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奋斗与智慧的绿色史诗。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如今的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,每一步都凝聚着当地人勤劳的汗水与创新的智慧。这绿色,不仅是阿荣旗生态的底色,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与未来。阿荣旗市民张海霞不无感慨地说,现在生活在阿荣旗非常的开心,环境各方面哪儿都挺好的,我们现在特别幸福,感谢党、感谢政府给我们这么幸福的环境。
追寻英雄足迹,精神代代相传。在高禹民烈士墓前,小分队成员们献上鲜花,鞠躬致敬。那矗立的墓碑,是英雄不朽的丰碑,无声诉说着抗联战士们在崇山峻岭间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。在抗联英雄园内,小画家们齐聚一堂,执画笔、绘长卷,将抗战胜利的壮丽场景与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挥洒于百米画布之上,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。阿荣旗学生里静菡动情地说,抗联将士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,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,我会以他们为榜样,努力学习,增长本领,不辜负先烈们的牺牲与守护。
文化铸魂,艺术赋能。一场以“传承红色基因 守护绿色边疆”为主题的思政课文艺展演拉开帷幕。悠扬的歌声,是对英雄的深情歌颂;动人的舞姿,是对美丽边疆的无限热爱。新时代的阿荣青年,正以铿锵的声音回应历史的深情召唤,用滚烫的诗行告白这片哺育他们成长的热土。“课堂上,我们认真学习,将来用知识建设国家。在日常生活中,对身边的人多给一份温暖,像战士们守卫国家一样守护身边的温暖。我认为把红色精神藏在心里,放在实际行动上,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。”阿荣旗第五小学学生韩佳宸眼神坚定,深情表达。
行走的思政课,是感悟,是洗礼,更是力量的凝聚。小分队行走在阿荣旗的大地上,在红色遗址中触摸历史温度,在绿水青山间感受生态魅力,更在“赓续星火志”的深刻共鸣中,明确了“奋笔书华章”的时代方向。带着这份行走中汲取的深情与感动、智慧与力量,奋笔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华章,让红色的火种在北疆大地永远燃烧,让绿色的边疆更加秀美繁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