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基预算,是指在编制预算时,不考虑以往所发生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,以零为基点,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,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内容及支出标准是否合理,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。我局多措并举,计划自编制2026年预算起,尝试部分采用零基预算方式,打破现有的预算盘子,更加科学、合理编制预算,破解财政困局、优化资源配置。
一是制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单。要逐步全面清理评估现行支出政策和项目,坚决取消无必要实施的项目,整合归并零散碎片、性质相近的项目,调整优化超出财政承受能力、难以落实、效益不高的项目。在此基础上,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旗委政府决策部署,制定本级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,明确保障内容,政策标准、实施年限、支出责任等。大事要事保障清单与年度预算同步制定,根据重点工作任务、资金使用效益和旗委政府相关政策情况动态调整。
二是树立以事定钱的预算编制原则。全面打破传统的“基数预算”模式,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,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轻重缓急核定支出。优先保障“三保”支出(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)、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重大战略任务支出。由此可以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、低效无效支出,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紧要处,避免“护盘子、守基数”现象,优化支出结构,集中财力办大事。
三是完善预算绩效管理。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编制、执行和监督全过程,建立“政策项目有评估、预算编制有目标、预算执行有监控、预算完成有评价、评价结果有应用”的闭环机制。同时将部门预算额度与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挂钩,对评为“优”的项目优先保障资金,对连续“不合格”项目暂停安排预算,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优化预算安排,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实施零基预算改革,目的在于解决以往政策分散、“护盘子”“守基数”“撒胡椒面”“钱等项目”、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,通过优化支出结构,构建“该保必保、应省尽省、讲求绩效”的资金安排机制,确保“花钱必问效、花钱必有效”。因此提高思想认识,把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,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动真碰硬勇气狠抓改革措施落实,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,增强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